欢迎访问中共宝鸡市委老干部工作局网站!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喜迎二十大”主题征文(一)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22-09-07 | 浏览:1465次 ]

挥手送走过去 放眼迎接未来

——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志钊 凤县政协 原学习联络文史委员会主任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唱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去年在申报革命老区县过程中,翻阅了我党及先辈们在凤县这块革命热土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习仲勋当年组织策动的“两当兵变”,为唤醒陕甘人民、鼓舞革命斗志、壮大我党武装力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凤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始人-赵德懋、陈庆伍等共产党人在甘肃天水英勇就义,不拍牺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浮现。赵德懋等共产党人英勇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无畏精神,对凤县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他们以坚贞不渝的忠诚、坚定不移的追求前赴后继,激发凤县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红军三次过境凤县组织发动群众,建立了唐藏、张家窑苏维埃政府和抗日游击队,为凤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回顾党的历史,追思党的英烈。我在其中也经受了最深刻的灵魂洗礼,也因此对党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202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凤县为革命老区,告慰了赵德懋、陈庆伍等共产党人为党的伟大事业不惜牺牲的英灵。

人民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习仲勋在凤县策划“两当兵变”, 为唤醒陕甘人民、鼓舞革命斗志、壮大我党武装力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31年10月,习仲勋、李特生、李秉荣、吕剑人等共产党人,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随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移防进入凤县开展兵运工作,目的是在时机成熟时举行武装起义,把部队逐步转变为红军的武装力量。兵运期间,习仲勋采取秘密联络、召开秘密会议、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方式,揭露封建地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对农民的剥削和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对人民压榨掠夺的罪行。在宣传革命理想,进行革命教育,提高士兵觉悟的基础上,培养骨干,建立党组织,发展了许天洁、左文辉等一批党员,以习仲勋为书记的营党委和各连支部逐步建立,形成了有力的领导核心。为了尽快发动起义,习仲勋以凤州村刘家独院为秘密集会地点,召集地下党员在此开会,研究革命工作,开展兵运活动。同时,鉴于当时复杂的斗争形势,也在凤州城外的南岐山、猴石山和张果老洞等地组织会议,交谈情况,布置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工作,武装起义条件逐步趋于成熟。

1932年初,警备第三旅二团团长曹润华作出团属一营开往甘肃徽县和二营换防的决定,消息一经传出,全营出现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鉴于此情况,习仲勋紧急在凤州西门外主持召开营党委会议,研究对策。会议决定,利用换防之机举行起义,并派营部军需文书、共产党员刘书林和地下交通员张克勤火速前往西安向省委汇报。省委听取汇报后,同意立即举行起义,并指派省委军委秘书长刘林圃为特派员,指示起义后将部队拉到旬邑,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刘志丹部汇合。刘林圃到达凤县后,直接去了一营二连驻地双石铺,与习仲勋等见面,当晚在丰禾山庙内召开营党委会议,刘林圃郑重宣布了省委的决定,并议定了起义的具体事宜,由刘林圃负责制定行动方案和起义后的行军路线。

1932年4月1日拂晓,一营营长王德修带领一连和机枪连随营部从凤州出发,途经双石铺与二连会合,随营主力一并向两当进发。刘林圃在营党委的安排下,化装成士兵插入一连队伍,随军前行。当日黄昏,部队行至甘肃两当县城与三连会合后宿营。晚九时左右,刘林圃、习仲勋、李特生等在县城北街一个马车店内主持召开由全营党员干部参加的营党委扩大会议。刘林圃以省委特派员身份宣布省委关于举行起义的决定。营党委遂决定,起义在当夜十二点举行。4月2日零时,一声枪响行动开始。经过激战,除机枪连因没有建立党组织,大部分士兵的武装未解除外,该营3个连和机枪连部分士兵共300余人全部被带出来,起义初步成功。次日早9点多,起义部队急行军到达两当县最北端的太阳寺进行休整。习仲勋召集营党委开会,研究部队改编、干部配备和行军方向事宜。会议决定,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此次事件,史称“两当兵变”。当年的“两当兵变”,为唤醒陕甘人民、鼓舞革命斗志、壮大我党武装力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凤县第一个支部的建立和发展,激励着凤县人民永远向前

1932年12月,中共陕南特委委派赵德懋(特委委员)回凤县开展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赵德懋到达凤县后,以凤州西街小学训育主任的公开身份作掩护,先后在该校教师、学生中发展7名共产党员。1933年5月中旬,中共凤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赵德懋任支部书记。同年6月,中共陕南特委派共产党员陈庆五、陈小屏来到凤县,协助赵德懋工作。赵德懋等共产党员领导进步师生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

凤县地下党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凤县县党部的惊慌和监视。1933年11月6日深夜,国民党凤县政府突然派军警包围学校,进行搜捕。赵德懋、陈庆伍机智脱险后,与陈小屏同去天水。因豪绅告密,赵德懋、陈庆伍二人到达天水即被胡宗南部逮捕入狱,陈小屏机智逃脱。赵德懋在狱中威武不屈,积极组织暴动,越狱出走,不幸重陷敌手。1935年2月10日,赵德懋、陈庆伍等共产党人在甘肃天水英勇就义。中共组织在凤县的革命活动历时3年之久。中共凤县织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赵德懋等共产党人英勇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无畏精神,对凤县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激励凤县人民永远向前。

中国工农红军在凤县建立红色政权和游击队,为受苦的凤县人民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曙光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转移至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在迎接一、四方面军北上过程中,途经凤县。1936年,坚持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为了打击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采取向西扩大游击区,然后东返的大迂回战术,来凤县开展革命活动。同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南地区,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发动了陇南战役,连克成县、徽县、两当数城,进入凤县,以达到“准备制蒋贼援军以甘肃以东地区”的目的。以上三支红军部队在凤县宣传革命道理,打富济贫,发动群众,打击反动势力,建立了唐藏、张家窑苏维埃政府和抗日游击队。

1935年7月,为与西北红军汇合,红二十五军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从长安县沣峪口出发北上,30日,抵达凤县留凤关镇高桥铺,直插宝汉公路沿留凤关一路北上。31日,部队到达陕甘咽喉重镇凤县双石铺,与胡宗南部队展开激战,一举歼灭别动队4个连,并活捉一名少将参议,截获多至关重要军事情报,证实了红一、四方面军正在北上,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红军在双石铺休整期间,张贴标语,走访群众,教唱革命歌曲,宣传政策,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召开群众大会,将恶霸豪绅曲作霖、李子州等5人公审后处决,安定了民心,外逃群众纷纷回家,店铺营业,市面安静,社会秩序井然。8月2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凤县北上,从双石铺进入甘肃境内,牵制敌军,策应党中央和红一、四方面军北上。红军在凤县的战斗虽然很小,但收获很大,为红二十五军北上指明了方向,对配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四师,由师长陈先瑞、政委李隆贵率领,由太白进入凤县平木镇、黄牛铺镇、红花铺镇草凉驿、白家店村、河口镇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给受苦群众看病治病,打富济贫,分粮分物,除暴安良。红军和凤县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爱戴。

同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由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总指挥肖克率领,进入陇南地区。19日,左路纵队从两当进入凤县双石铺。同时,派小分队到唐藏镇、留凤关镇、双石铺镇张家窑等地宣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土豪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并在唐藏和张家窑两个地区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和抗日游击队。随后,萧克率红二方面军教导团300余人攻打凤州,占领真武馆,向守军刘致远营发起猛烈进攻,歼敌一部。攻城数日未果,国民党军队从宝鸡增援,在白石铺遭红军伏击,返回黄牛铺。23日,因国民党军队派轰炸机和步兵增援,红二方面军撤出凤州到双石铺,随后进入陇南,在国民党军的围攻下,红二方面军于10月4日撤离陇南,突围继续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

1936年9月19日,红二方面军在围攻凤州城的同时,分兵六百余人,扼守唐藏、张家窑,以防国民党军入甘和从侧翼对红军偷袭。红军在此组织发动群众,建立了唐藏、张家窑苏维埃政府和抗日游击队,为凤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点燃了人民群众革命火种,激发了凤县人民的革命热情,鼓舞了凤县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受苦的凤县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曙光。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以中国梦为核心的最高要求。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挥手送走过去,放眼迎接未来。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击新冠精神、十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上风云变幻,战火不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使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民富国强,国泰民安,正在阔步迈进第二个百年梦想。我生活在这样伟大的国度里,幸福感也不禁油然而生。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秉承先烈之意志,弘扬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洪抗震精神,抗击非典、新冠病毒精神、神十三精神,高举红色的火炬,继往开来,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家乡传唱渭河谣

张峰青 宝鸡市陈仓区坪头中学

我是土生土长的坪头人,坪头镇与渭河南岸的营头村以河相望,看近却远。人常说:“隔河如隔山”,就是这个道理。渭河水阻断了两岸的交通,也给我们带来了出行的困难。以前的渭河上没有桥,过河需要坐木船,才能摆渡过去。从营头到坪头的乡亲们要到街道置办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坐木船过河;同样,从坪头到营头的乡亲们要去南岸探亲访友也需要坐木船,才可到达对岸。渭河南岸,依次布列的村庄有鹪鹩庄、周川、大坪、码头、鹌坪等,再溯河而上,还有颜家河、胡店、拓石、凤阁岭等乡镇。从坪头镇要到其它地方去,坐船渡河到南岸的营头村是必经之路。

那时候的木船,不是随时就有,而是要等到一定数量的乘客后,再解缆摆渡。每天的摆渡也是有次数限定的,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渡船的次数自然就会减半。船工有五六个人,分工协作,掌舵的掌舵,撑篙的撑篙,拉绳的竭尽全力,维持秩序的确保安全……木船在河中行驶的路线也不是直线,而是随着水流下行走斜线。在滚滚波涛中,木船起伏不定,最终艰难缓慢地抵达渭河的对岸,才算摆渡成功。如果遇到渭河涨潮期,就不能渡船了。南岸和北岸的人不能相互往来,南岸的人们无法赶集,只能吃寡盐少醋的饭食;北岸的人们也无法过河,不能及时到南岸去办事。这时候的渭河犹如天堑,阻断了交通。有嫁到南岸的女子回不了渭河北岸的娘家就会唱道:

娘啊,大(爹)啊,瓷心肠,

把你娃给营头庄,

你娃不得过河,

心不展畅。

也有急需办事的人或患了急病的人,需要过河,这就需要船工冒险行船了。行船时,一船人提心吊胆,总怕有什么闪失,造成不安全事故。好在船工熟识水性,基本能安全摆渡到对岸。但也有例外,有一年在发大水的时候,木船摆渡行人,刚走到河中央,维系木船的钢索断了,木船犹如打着旋的树叶,左右颠簸,沉浮不定,最后底朝天地倒扣在河水中,船上的人被倒进河水里,幸亏岸边的人们及时施救,好多人都救了出来。可还是有一个老船工和一个老铁匠被洪流卷走了。后来,在下游搁浅的船舱里人们又找到一名钉锅匠,经过抢救,钉锅匠恢复了神智。钉锅匠睁眼第一句话就问:“我钉锅的家具哪里去了?我今后可咋办啊?我还要靠它们吃饭呢?”他的问话,让人哭笑不得。当时有人现编歌词来叙说这件事:

渭河宽,渡河难,

船行河中底朝天。

船工铁匠上不了岸,

救了锅匠说弹嫌。

我大姐就是从坪头村嫁到营头村的。那年,我去她家走亲戚。因为渭河暴涨,无法过河回来,就心焦如焚。后来在坐船回北岸时,也是拉纤的绳子断了,木船在河水中打着旋向下游漂移。一船人都惊恐万分,我看见河堤上送我的大姐,披散头发追着船,呼喊我的名字。大姐刚结婚,她穿的红棉衣在河风中上下翻飞。好在木船在下游的漩涡里被树根挂住了,才挽救了一船人的性命。当大姐赶过来抱着我的时候,她的红棉衣都是湿淋淋的。我不知道大姐的红棉衣是怎样湿的,但我分明听到大姐又唱起那首歌谣:“娘啊,大啊,瓷心肠——”平缓的节奏,却像铁锤砸在人的心上,催人泪下。所以,直到今天,我仍然忘不了那次危险的经历。

1982年,渭河上,一座联拱石桥建成了。大桥连通两岸,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利。庆典时日,鞭炮轰鸣,锣鼓喧天。为庆祝大桥建成,县政府请来戏班在渭河的滩涂上搭台唱戏,引来八方民众争相观看。只见渭河大桥在红旗和灯火的装扮下,犹如雨后彩虹,又似橘红的丝带,将山川掩映的更加美丽。愉悦的心情写满人们的脸庞,有民歌为证:

历经三年建桥成,

两岸不再渡船行。

老百姓,赴新程,

一下直达幸福门。

不论刮风和下雨,

想走哪儿都带风。

后来,为了沿岸乡镇发展,国家又在渭河多处建成混泥土大桥,把颜家河的铁索桥改建成钢筋混泥土大桥,并增建胡店渭河大桥、固川渭河大桥等。这时候,310国道上行或下行的车辆可以借助石桥的连接到达两岸的任何村镇,渭河两岸的交通日渐发达。原先连接各乡镇的交通,是每天一趟的火车,现在有了每二十分钟一趟的县际班车,公路上疾驰的私家车以每年翻倍的数量激增。渭河南北的交通,也不再是原先的一条道路,而是形成了数十条路桥相连的网状结构。 有一年的正月,镇上组织村民社火游演,有人自编歌词赞美交通出行的巨大变化,他们唱道:

渭河不再险,

出行不再难。

路桥随处见,

交通镇村连。

相隔再遥远,

往返转瞬间。

大道平又宽,

生活正朝前。

2015年,连接坪头镇与营头村的渭河大桥旁又增建一座桩架结构的混泥土大桥,建桥很少用人力,全凭机械操作,短短一年时间建成通车。桥体坚固,桥面宽平,桥柱精美,护栏上装饰着太阳能路灯和彩色灯箱。每当夜幕降临,大桥上流光溢彩,人来车往,热闹异常。特别是近年来,育才公司开发的“九龙山——灵宝峡——大水川”环线旅游风景区,开通了坪头至风景区的旅游专线,让附近的镇村交通更加便捷,正应验了这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再看今天的渭河沿岸,已不再有交通运输的阻碍,更不是出行交往的天堑。由此,那天我高兴了,也口占一绝,来歌咏今天美好的生活:

改革开放布春风,

富裕生活喜相迎。

渭水滔滔不再惧?

路桥结网任君行。

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华诞,在全国各地“重温党史知来路,大庆嘉辰续壮途”的欢庆时刻,我们回味过去的艰难岁月,更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由衷感谢党带领我们开创美好富裕的生活,感恩时代,感谢伟大的祖国。

(口述 退休教师赵林志)



秦岭山上的宝鸡县县大队

—追寻张志刚领导的县大队二中队在秦岭山中的战斗片段

刘喜成 陈仓区老科协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

穿越时空隧道,拨开历史尘封,乾坤轮回的指针,回转到73年前的7月。展现在我们面前是:解放军从蟠龙塬居高临下密集的炮火,宝鸡城爆炸声四起、硝烟滚滚、火光冲天;敌人负隅顽抗,解放大军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冲向城内;敌机在空中来回扫射,解放军高射机枪转动对空射击,溃逃的敌军炸毁了新建的渭河大桥……这是当时宝鸡解放时真实场景。1949年7月10日,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发起扶眉战役,一举击溃了胡宗南的主力部队,7月14日,宝鸡城区获得解放。

扶眉战役中,从蔡家坡越过渭河向西溃逃的胡宗南残部一部分从渭河南天王镇八庙村经杨家沟、黑虎洞、十二盘上到菩萨山、滚子梁、蒿集场,到秦岭梁驻扎。从菩萨山山下的沙岭窖到秦岭梁沿路修筑工事设置哨卡,砍倒大树挡路并在树枝隐蔽处挂上拉雷,在小路埋上地雷,竭力构筑秦岭防线。另一部分从伐鱼河谷经钓鱼台进南山,上到木草沟的梁顶草坪山驻扎布防,企图伺机攻占虢镇。

宝鸡城区解放后,西北野战军没有立即追击逃往南部秦岭山区的胡宗南残部,而是稍作休整后,发起了固关战役,歼灭了把守在固关的马继援14旅。为了拖住胡宗南残部不使其很快逃往汉中进而窜入四川与四川守敌猥集一起,增加解放大西南的压力,解放军暂未进攻秦岭一线的胡宗南残部。固关战役之后,西北野战军西进发起兰州战役。在解放宝鸡过程中,宝鸡县县大队紧密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西北野战军开往兰州期间,为了防止盘踞在秦岭山区的胡宗南残部的反扑,打击其嚣张气焰,县大队多次主动出击,顽强作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保证了虢镇城区的安全。

智取草坪山

草坪山距虢镇仅10余里路,盘踞此处的胡宗南残部对虢镇虎视眈眈。8月6日(农历七月十二),宝鸡县大队二中队30多名队员在中队长张志刚带领下,借草坪山庙会人多之机,由伐鱼村村民金广东带路,化妆成上庙烧香人,潜入草坪山庙宇。张志刚查看地形后决定智取,他把想法告诉了队员,队员一致赞成。张志刚指定队员分组占领有利地形,他带领一名警卫,经住庙人指引,在人群中找到了国民党驻守草坪山的长官,张志刚用枪顶着该长官后背说:“不许动!举起手来!动就打死你!”敌长官乖乖举起双手,张志刚的警卫员随即下掉了敌长官腰间手枪。张志刚对其说:“我们是彭德怀的部队,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现在只有一条生路,你命令让你的兵全部缴枪,然后就地解散各自回家。”敌长官随即大声喊:“听我的命令,各人都把枪缴了,缴枪后就解散各自回家。”张志刚又重复大声喊:“我们是彭德怀的部队,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缴了枪就各自回家,我说话算数。”随即张志刚朝空中开了一枪,周围占据有利地势的各小组分别朝空中各放一枪,敌士兵纷纷缴了枪。张志刚对缴了枪的敌士兵说:“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愿意跟解放军干的,可以留下来。”后来有十几个人留了下来,其余都回了家。随后,张志刚带领队员将俘虏和缴获枪支押运回县城。经过集中教育引导,这些国民党士兵补充到了县大队。草坪山的国民党残部100余人就这样兵不血刃的被张志刚领导的县大队二中队解除了。

夜袭蒿集场

张志刚带领的县大队二中队在草坪山取得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位于南部深山区的十二盘村,村民奔走相告,说张志刚作战勇敢,一身英雄胆气。有人说张志刚和警卫员两个人前段时间在伐鱼河路上就俘虏了国民党一个连等等。当时,在几天内,十二盘村到秦岭山上挖药和拉木头的人就有三四人相继被国民党埋设的地雷炸死炸伤,其中家住滚子梁的张铜才被砍倒在道路上树梢上挂的拉雷当场炸死,一时间村民害怕踩上地雷不敢进山了。一直以“靠山吃山”的村民生计成为大问题,于是大伙商量着借在虢镇赶集的机会,把十二盘村发生的国民党军从秦岭山下来抢粮、拉牛羊、祸害群众、埋雷炸人的事情反映到县大队。几日后,张志刚带领县大队二中队30多名队员驻扎到十二盘村。

十二盘村位于天王镇伐鱼河上游的秦岭北麓菩萨山脚下,距天王镇约30公里。十二盘村是宝鸡翻越秦岭走太白县最近的一条道路,这里地势平坦,河床两岸,住着一百六七十户人家,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志刚带领的二中队进入十二盘村后,驻扎在河口西边村子中间地势较高的带王爷庙内。他走访村民,收集有关国民党军在菩萨山、滚子梁、蒿集场、秦岭梁的布防情况及祸害群众的罪证,与村民一起商讨对付敌人的办法。敌人在菩萨山、滚子梁、蒿集场、秦岭梁等4处布防,由北向南依次排开,从端南大路走这四个地方,哨卡多、地雷多,根本走不上去,最终确定绕道走西边朱头坪河道上山偷袭蒿集场。

8月19日晚,张志刚让熟悉这条山路的村民王春奎引路,带领9名突击队员,半夜出发,借助月光,翻过十二盘西梁,沿西边朱头坪河道经朱头坪的大沟、黄木沟上到蒿集场西梁背面。蒿集场也是四周环山,中间平坦开阔的簸箕形盆地。爬上梁时天还未亮,树林一片漆黑,在拂晓前微光下看见蒿集场大场四周搭建有许多毛草庵,突击队员隐蔽着摸黑下到坡根,察看地形和周围动静,外边留5名队员,张志刚带领3名队员走到一个大草庵门口,没有发现岗哨,门开着,灯亮着,只见一个人正在烧饭,其他人还在呼呼大睡,张志刚和队员轻手轻脚摸进,用手枪顶着伙夫后背小声说:“没有你事,不要动,哪位是长官?”伙夫指了指在屋内睡单人床的那个:“连长。”此人很快起身并取枪,张志刚立刻向其开枪,但枪没有打响,在这关键时刻,张志刚的警卫上前一枪打死了这个连长。张志刚随即大声喊道:“不要动,谁动打死谁。”屋内其他睡觉的没有一个敢动,其他队员很快将屋内门口堆放的枪支运出。同时在外警戒的队员听到枪声后,用机枪向邻近的庵子进行扫射。此时,各处庵子敌人枪声大作,由于敌人不明情况也不敢出庵子追击,张志刚带领队员扛着缴获的枪支,边打边退撤出战场。此时天还未大亮,按原路返回。这次战斗仅持续了20多分钟,打死敌连长1名,打伤敌人多名,缴获机枪4挺、冲锋枪11杆、子弹3箱,有力地打击了秦岭北麓守敌的嚣张气焰。此后,秦岭北麓菩萨山、滚子梁、蒿集场、秦岭垭口的国民党军全部撤退到太白县城。

大洼阻击战

8月26日下午,住在太白县嘴头街的国民党军出动,朝蒿集场方向窜来,到蒿集场后沿张志刚夜袭时所走的西梁背山经黄木沟至朱头坪大沟的路线,遇到人家绕开走,天黑时走到了朱头坪下河贾生滩时队伍停下休息。在贾生滩东坡上有一块玉米地,看护玉米的人在庵子里,他看见成群结队的国民党军停着不走,估计要和梁背面十二盘村驻扎的县中队打仗,他连夜赶到十二盘村亲戚家,把他看见国民党军队的事和盘托出,让亲戚赶紧躲一躲,这家亲戚很快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住在带王爷庙里的张志刚县中队,张志刚很快决定所有人员转移到河东大洼坡口的几户人家的柴房里,并再三强调每个队员要高度警惕,做好随时战斗准备。为了群众安全,他又给河东河西两边住户说:若敌人从上河或下河路来,大家都往河东大洼坡上跑。并在十二盘通往朱头坪道路的上河西大梁垭口—孙家岭梁、下河路口派了岗哨。在庄子中间十字路口的石碾处安排了岗哨,他自己就在石碾附近一家人的柴房里睡觉了。

8月26傍晚,走到朱头坪停下来的国民党军,就是来偷袭住在十二盘村的张志刚县中队的。敌人不敢走大路,而是从背山山林爬坡翻梁,走了一夜,8月27日黎明时,走到十二盘村张志刚县中队原住地的带王爷庙后坡根,占领了制高点,包围了带王爷庙,并在庙后架设了重机枪,没有进村子。天还没亮,住在带王爷庙下南边住户王金元,早早起来拿背篓去后沟窑沟口土场背土,走到土场后,听到西坡上全是人下坡的声音,他立即放下背篓,从玉米地里跑向石碾处告诉了张志刚的哨兵,哨兵随即向西坡连开三枪。此时,带王爷庙后枪声震天,张志刚听到枪声,立即起身,赤脚上阵。他手提一挺马凳机枪跑到石碾子旁将机枪架在碾子上,开始向后沟窑路口和西坡射击,两个贴身警卫用冲锋枪配合张志刚射击,西坡上各个制高点上敌人向村子南北路射击,河东洼口住的县中队队员也全火力向西坡射击,天还未亮。张志刚射击一阵后,从河西迅速撤到河东的洼口县中队住地,安排十几个人占领有利地势一字排开,向河西射击,掩护河西群众向河东大洼坡转移。过了河的群众随同县中队队员一起爬上大洼坡。时值8月草高叶绿,大洼坡是橡树林,树高林密,隐蔽性极强。天亮时县中队和大部分群众上了大洼坡。十二盘村自古狩猎成风,男孩自幼习武练枪,家家有土枪两三杆,村中组建的自卫硬斗团威名在外。县中队将队员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同时将上了大洼坡的村民猎户也分到各战斗小组引路和充实力量,大大增强了战斗力。张志刚指挥战斗小组迅速占领大洼洼咀、烧香台、高窑梁顶、大洼坡顶—堡子山战城。各阵地都有机枪扫射,再加上村民的土枪分散于坡梁之间,不时向西坡和下到河西村的敌人射击,敌人不敢过河,只能从西坡、高石嘴梁、河西庄子向大洼坡对射,一时间枪声响彻周围山谷。

在县中队边打边上大洼坡时,天还未大亮,有的群众还没有来得及转移,一伙敌人已经进村搜查县中队队员,偷偷摸进孙姓一人家时,女主人正在厨房做饭,被扔进的手榴弹当场炸死在厨房,任家院的任宝善从家门往出跑时被一枪打断了腿,致使其后半生拄着双拐。天大亮后双方枪声不断,到上午10时左右,从下河、上河各有一大队敌人边走边打枪,合围了带王爷庙所在的村子,形成西、北、南三面合围。合围后,挨家挨户搜人,最后涌向带王爷庙前,见庙内空无一人,便停止射击,集中队伍边射击边向河边推进。

时值8月下旬,山里刚下过大雨,河水较大,只能从正面桥上过河,县中队朝桥上射击,敌人不敢过河。有几个敌人从上边桥上过了河,窜至洼口几户人家,点着了一户人家的草房,火苗升起,浓烟滚滚,防守在房后高坡烧香台上的县中队战士,向着火的房前、草滩上连打三发枪榴弹,爆炸威力巨大,将草滩上草片炸起十几米高,落点也炸出了三个大坑,吓得窜到河东边的敌人很快跑到了河西边。此时河西边敌人从各个点向东坡射击。东坡的县中队和拿土枪村民也从半坡到大梁顶有节奏地向河对岸西坡还击。双方打打停停,一直对峙着。

大洼梁背山是曾家山,这天正好曾家山庄子一黎姓人家给儿子娶亲,天不明就将新娘接到家,进门后刚坐下,就听到梁背大洼方向枪炮声接连不断,不时有子弹从房顶飞过,打得树叶沙沙响,西梁堡子山战城上机枪不停怒吼,给新郎官剃头只剃了一半,枪声响得很急,只得停下。主家很快将新娘新郎和帮忙人员全部转移到北边十里之外的叉子河亲戚家里,仅留下刘社好、黎狗儿等5个年轻人,这5个人躲在房后林子里照看家里准备过事的吃喝和衣物。直等到下午二三点时,从西坡堡子山上下来一个人,走到半坡就大声向曾家山庄子喊:“庄子里有人吗?我是县大队的,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哩,又饿又渴,方便的话,给我们拿些水和吃的来。”反复喊着。躲在林子里的这5个人回应道:“一会儿就给你们把饭拿上来了。”这几个人很快回到家,将过喜事准备的拌汤糊烧好担了三担,拿了两笼馒头,给堡子山战城打仗的县中队送去。由于县中队和十二盘逃难的村民人数较多,第一回拿上去的不够吃喝,第二回又担上去了两担开水。这时双方的枪声也稀少了,县中队各小组仍坚守在阵地上。

下午四点多,国民党军撤退了,全部向上河走去,翻越孙家岭梁过到朱头坪,沿来时路线返回太白县咀头街。国民党军撤走时从十二盘村抓走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王金元等十几个人,直到9月2日太白县解放后才被解放军解救回家。曾家山办喜事停办的这家人,晚上将逃在外的新娘新郎亲戚及帮忙的人叫回家补办了婚宴。

此后,据被国民党抓去回到家的人说,8月27日来偷袭十二盘县中队的国民党军有400多人,说国民党军看到东坡上的县大队足有上千人,满坡树林里全是人,且武器精良,有小炮,威力很大,国民党军不敢冒然行动,因此撤退了。事实上县中队实际人数不到40人,人虽不多,但个个勇猛善战,有村里猎户助战,县大队二中队不惧怕多于自己十倍的敌人。有村民很认真地说:“国民党军把带王爷庙的神像用机枪打烂了,带王爷显灵了,使了障眼法,让国民党军打不着共产党县大队的人”。是的!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是天,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战无不胜的!这是天意!也是历史的必然!

七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追寻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旨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接续奋斗,踔厉笃行,紧盯新目标,扬帆新征程,确保党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我家的后花园

乔栋 金台区卫生监督所退休

我的家在“团结花园”,听上去像个花园,其实是个小区,只有六栋楼的名符其实的小区。但我家的后花园很大。

我家门口的路叫团结路,南北走向。南头就是我家的后花园,北头是大庆路。为什么叫大庆路,我不知道。我只觉得我家有这么大一个后花园,作为北头的路,就应该大庆。要说大庆路早于我家后花园,那也是前世渊源,上苍早就铺排好的。

后花园那么大,小区里面肯定容纳不下。出了小区门,沿团结路往南走,一百多米就到了。我家后花园究竟有多大,我不是管家,也不是掌柜,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后花园里,光公园就有好几个:渭河公园,团结运动公园,团结爱情主题公园,龙丰湿地公园,对面还能看到石鼓山公园。

渭河公园当然是个大概念,渭河公园有一段就在我家后花园范围内,你认不认,它就在那里。运动公园光大大小小的足球场就有七个,还有篮球场,网球场等等好几个。沿着渭河,健身步道有三条,有两条分别在一道河堤和二道河堤上。步道有两种颜色,红色是人行道,绿色是自行车道,红绿搭配,流线型向前滑去,很是平展舒畅。加上绿树成荫,花海相随,走上去仿佛在诗行里信步,让人心旷神怡,又激情勃发。好多人走着走着就不由得唱起来,扭起来。河床里那条步道,一会儿在茂密的树林中穿梭,一会儿在花海里伸展。树林里有打太极拳的,有练硬功夫的,有吊嗓子的,有练琴的。没有不动的。连树上的麻雀也不停地在树梢上飞来飞去。大足球场大人在踢球,中小足球场少年儿童在踢球。足球场外围的八条跑道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跑的跑,走的走,满目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广场上,空地上,打陀螺的,甩响鞭的,舞彩带的,耍空竹的,跳舞的,唱歌的,都在动。四肢在动,五脏在动,口舌在动。人在动,道具在动,天在旋,地在转,一切在动。动,是我家后花园的常态,是所有到来者的标配。也有一些坐着的人,但他们不是聊天,就是玩手机,没有一个是静着的。好像来我家后花园,不动就不搭调,不合拍,会负了运动公园的名望和她的深情厚意。

当然,要想静也可以,近一点跨过二道河堤,就进了爱情主题公园。花海赏心悦目,芦苇摇曳伴舞,金陵河波光粼粼,和心爱的人或牵手漫步,或静坐爱心石,窃窃私语,耳鬓厮磨,只要有足够的定力,一切都是静美的。

或者往东走,去龙丰湿地公园,找一块僻静之处,面对这一段犹如江南水乡的渭河,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像那里的渭河,收起波涛、敛了浪花,静下来,和水草私语,和芦苇对望,在幽静的港湾里歇息,安闲。偶尔水天一色,在温柔的霞光里,做一个甜蜜的美梦。

或者坐在靠西边的二道河堤上,遥望石鼓山,观望石鼓阁,移目青铜器博物馆,来一场没有约束的穿越,让思绪在远古的传说中翱翔,享受一下思接八荒、灵魂出窍的神奇。

这就是我家的后花园,博大,包容,人性,神奇。我至今也迷糊,何来的造化,让我家竟然有这么好的一个后花园,大花园。没让我操心费神,也没让我投资出力,仿佛一夜间,就给咱打造得妥妥切切。现在,我每天都要在这里留恋往返,活动筋骨。好多亲朋好友,还有认识的,不认识的,有事没事,都像跟会一样来我家后花园,转转,看看,遛一圈,浪一遭,络绎不绝,也赞叹不绝。我就自豪而大气地说:只管来,转累了,来家里歇一歇,喝口茶。

晚上?晚上动静更大,简直就像夜总会,不夜城。绿茵场上没足球,尽是人,像酷暑海滨的浴场,下饺子一般。音响震天,还摇滚的那种。人都像打了鸡血,手舞足蹈,尽情狂欢,把凉夜搅和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热闹不怕人多,你若喜好你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