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 恭 单位:宝鸡市水利局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学过一篇带汉语拼音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很短,虽然只有一百个字,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读来朗朗上口:“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从那时起,瑞金、沙洲坝、红井,这些神奇的名字,就在这个小小少年的心中镌刻下来,对那里充满了既神圣又神秘的向往。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深入以及阅历的丰富,早期党中央所在地瑞金,一直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有多少次,我遐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踏上瑞金这块发烫的红土地,身临其境地在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
在纪念建党100周年前夕初春的一天,我就像一个长途跋涉者终于走到了终点似地,来到了心仪已久的瑞金,来到了沙洲坝。那天下着小雨,江南淅淅沥沥的蒙蒙烟雨,更加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身历其境的进入当年的“红都”,耳听着广播里《八月桂花遍地开》那优美的旋律,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当年的峥嵘岁月。我终于看到了那口让我神往已久的红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就矗立在眼前,旁边是那尊《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著名小学课文雕塑。我走上前去,用手触摸着那篇课文,逐字默读,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上世纪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我的心既凝重又兴奋,孩子般的跳到井台上,亲手打了一桶水,与同伴们每人喝了几口。那水既清凉,又甘醇,沁人心脾,感觉好极了。据说这口红井,先后已有600多万人喝过它的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单井饮水人数最多的一口井。看着眼前的红井,睹物思人,心祭绵绵,不觉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它不仅了却了我从少年时代的一个追寻梦,也使我受到了一次难以忘怀的党和红军历史的珍贵教育。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瑞金中央机关旧址参观时,我们竟发现了,当年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设立的山林水利局的办公旧址,尽管只有两间十分简陋的办公室,但却让我们既感到异常惊喜又激动万分,同伴们争先恐后地在80多年前的苏维埃政府“水利部”前摄影留念,手机镜头里留下了一张张既崇敬又兴奋的面容。试想,当时的中央政府机构非常精干高效,总共只有十多个部门,但却设立了专门的水利机构。可见水利这个关乎民生的行业,在当时就受到了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想着毛主席在80多年前,就身体力行地关心并解决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这对我一个多年在政府水利部门工作的退休干部来说,更是百感交集,激动不已……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周年了,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举世可鉴的巨大成效。有几千万农村的兄弟姐妹过上了稳定富裕的生活,有几百万地处深山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民搬出大山,住进了窗明几净交通便利的新家园……我由衷地为我们党和政府为农业农村农民做出的异常卓越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参观结束了,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信步向停车场走去,雨滴漂洒在脸上,凉嗖嗖的。此刻广场上正播送着《十送红军》这支有名的江西兴国名歌:“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歌声优美而动听,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一队队红军出征,开始踏上那悲壮伟大的历程。蓦地,我似乎有一种感觉,感到这不是雨水,分明是瑞金人民怀念党中央,思念红军的泪水啊……
汽车渐渐驶离,透过烟雨蒙蒙的车窗,我们离开了沙洲坝,我沸腾的思绪逐渐平息下来,静静地思索着今天的经历……
瑞金,你这令我半个世纪以来魂牵梦萦的革命圣地,今天,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旁,亲眼目睹了当年革命“红都”的奇特风采,了却我向往多年的心愿;
沙洲坝,这个中国赣南一个极普通的小村庄,却发生过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着重要影响的极不普通的故事;
红井,圆了我的少年梦,了却了心中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一桩既朴素又神圣的夙愿!
作为一个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天,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写出来,就是想以自己了却心中珍藏了大半辈子这个朴素心愿的独特方式,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就是要在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要学习党的历史这个重大活动中认真践行,进一步增进对党的伟大深厚历史的了解,永远听党的话,做一名符合党的要求的好党员。
|